维多利亚3308路线(中国)有限公司-Weixin百科

2021年第57期

2021-09-26  点击:


             汉中职院工作信息


57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2021924


              汉中职院坚持育训结合“七项工程”提升服务能力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以充分发挥汉中职业教育领域的龙头地位作用,满足本地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坚持“育训结合”,实施“七项工程”,深化社会服务职能,为汉中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施“十大育人工程”,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制定学院《关于加快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实施方案》,全面实施“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十大育人工程,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于高素质人才培养全过程,每年为社会各行业输出3000余名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实施“秦巴样板工程”,增强社会服务效能。学院成立“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秦巴山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继续教育与文化传承中心、秦巴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等服务社会平台,努力实现社会服务项目不断深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教科研用转化有效、创新驱动步伐加快、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突出、社会服务效能增强,积极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贡献“秦巴样板”。

实施“基地创建工程”,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在原有的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高校农民培训基地、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培训基地和汉中市继续教育基地等20余个社会服务培训基地的基础上,建成了汉中市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逐步拓展建设汉中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养老护理员、药学类、学前教育等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和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和在校学生广泛开展各类技术技能提升、就业创业等培训。

实施“职业资格工程”,提高就业创业本领。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农252站)、汉中市语言文字水平培训测试中心、陕西汉中溯源法医司法鉴定所等职业鉴定站的职业资格鉴定的作用,逐步拓展职业等级认定和资格鉴定的范围和种类,建成了经省市人社部门审核、国家人社部备案的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认定职业(工种)近20,年均对在校学生、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鉴定)2000余人。

实施“乡村服务工程”,赋能智联乡村振兴。学院组建由130余名教师组成的20个“乡村振兴博士专家社会服务团队”,编印了“乡村振兴博士专家社会服务团队信息手册”。各服务团队建立“菜单式”服务清单,智联乡村振兴,大力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宣讲、农作物种植、食品茶叶加工、中药材种植加工、工程机械维护、基层卫生帮扶、援助基础教育、文体及语言文字规范化推广、智慧交通及智慧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开发、创新创业等系列培训和技术支持服务,年均培训服务1500人次以上。

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提升区域人才水平。积极落实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并重的职责,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根据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主动融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依托学院的师资队伍、充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行业和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和素质提升的需要,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素质与技能提升服务,为企业培训了大批紧缺的高技能人才。积极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知名大学、企业及行业协会等机构的联系,扩大培训规模,引进优质教育和培训资源,创新合作模式,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年均50000人次以上。

实施“社区老年工程”,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将学院场地、设施、师资、教学实训设备、网络及教育资源优势向社区开放服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的方式,面向社区群众开展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技术技能培训和社区教育活动。开发录制法律法规、历史社科、文明礼仪、医疗保健、饮食养生、养老服务、农林牧渔、文化艺术、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家政服务、传统工艺等方面的课程。助力“康养在汉中”品牌建设,建设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开展以服务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助老,数字坦途”活动,录制了30余门社区教育课程,荣获陕西省或全国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5个,年均服务社区人群达到4500人次以上,有效弘扬了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的良好社会风尚,为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续教育学院 张仕锋)

 

上一条:2021年第58期

下一条:2021年第56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