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职院工作信息
第60期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10月18日
汉中职院贯彻“职教20条” 开启
改革发展新征程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研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领悟精神实质,迅速贯彻落实,为学院蓬勃发展创新了新视角,展现出新活力。
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学院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学院申报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母婴护理”“传感网应用开发”证书试点已获陕西省教育厅批准。
强化“双师型”教师培育,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院针对师资队伍实际,每年投资100多万选派教师去企业实践锻炼,并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到企业、行业兼职,鼓励教师考取相应企业、行业资格证书,同时聘请行业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到学院兼职,校企交流互动,强化教师实践技能水平提升,旨在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技理融通,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实施“学分银行”管理,实现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学院将探索实施“学分银行”融入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实施学分制,建立学生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明确要求部分素质拓展课程线上、线下选修,对学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参加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等成果,可转化成相应学分,免修相关课程,或冲抵选修学分等,促进学生提升实践创新意识及职业适应能力。
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四共”协同育人机制。学院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要,通过与青岛海尔集团、京东方科技集团、浙江吉利汽车、陕西美致惠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开设校企合作订单班,与96744部队、京东云仓和网络社区学院、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勉县红十字医院等单位签订多专业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00多个,实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教材,共设课程标准,共同组织教学”的育人模式,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构建“政校行企”多方联动、共享共促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
共享优质职教资源,推进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学院发挥汉中市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职责,积极与汉中市周边地市各县(区)职教中心联合开办“3+2”人才培养,已覆盖汉中市全部及西安扈邑区共12个职教中心,针对性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认真组织综合评价入学及百万扩招工作,制定扩招类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提供多种入学和学习方式,确保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职教资源,促进学生在高职院校成长成才。
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增强服务社会综合能力。学院积极履行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深化社会服务职能,大力实施以“秦巴乡村服务计划”为引领的“社会服务65432工程”,广泛开展行业岗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技能创业培训和高等继续教育培训。近三年完成各类社会培训近18万余人次,为建档立卡、移民搬迁贫困户子女减免学费、住宿费2000余万元;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近200人,选派40多名专业科教人员对“三区”开展技术指导和科研服务,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组宣部 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