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3308路线(中国)有限公司-Weixin百科

2017年第101期

2017-12-29  点击:

 

汉中职院工作信息 

  

101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20171225

 

汉中职院“四维度”助力脱贫攻坚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在确保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承担了对汉中市勉县的结对帮扶、对汉中市宁强县阳平关镇酒坊坝村的包村扶贫、对建档立卡贫困生的精准资助三大任务,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全力支持脱贫攻坚。201710月被勉县县委、县政府授予“结对帮扶”先进单位,201712月,学院驻村扶贫工作队获汉中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驻村第一书记黄庆林获“优秀第一书记”称号。

思想认识上提“高度”。该院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脱贫攻坚,增强行动自觉,带着感情真扶贫,尽己所能扶真贫。一是健全扶贫工作机构。学院党委专门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二是明确扶贫工作思路。制定了《结对帮扶勉县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7年度结对帮扶勉县开展技术培训及支教计划》《驻宁强县阳平关镇酒房坝村联户扶贫工作方案》。三是强化扶贫工作考核。把扶贫工作任务纳入各部门、系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由督查考核办公室定期开展专项督查。

有机融合上挖“深度”。该院坚持人才培养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一是把示范校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在省级示范校创建中,以专业为基础,以系部为依托,积极实施“社会服务65432工程”,开展“秦巴乡村服务计划”,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检验服务能力。二是把干部培养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全院120名科级以上干部每周分批驻村,与104户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在扶贫一线锤炼干部,强化群众意识,锻炼吃苦精神和工作执行力。三是把教学科研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在推动专业发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服务汉中绿色农业方面,依托农林系参与汉中茶叶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推广,促进汉中茶产业增收。

帮扶措施上拓“广度”。该院充分发挥师资、技术、专业等资源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助力脱贫攻坚。一是针对勉县突出教育扶贫。选派专家为该县各村开展药材种植、食用菌栽培及养殖技术培训指导11场,选派专业教师对该县开展教育培训2批,选派音、体、美专业优秀教师到中小学开展顶岗支教,对该县基础薄弱小学的办学设施建设提供支持。二是针对包扶村突出综合帮扶。按照“八个一批”要求,起草了酒房坝村产业发展等专项调研报告,制订了产业发展规划和健康扶贫救治方案。建立了“抓党建促扶贫党员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村开展现场义诊、健康体检、大走访大慰问、“三下乡”宣传服务、主题党日+等活动。帮助该村改善办公条件、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三是针对建档立卡学生突出精准资助。按照“精准识别、精准认定、精准资助”要求,共识别、认定建档立卡户中、高职学生1216人,分别按照政策标准发放助学金生活补助、学费免除、国家助学金、一次性扶贫助学补助等。同时,对汉中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移民搬迁户学生一律实行免学费、免住宿费并提供生活费补助。

脱贫实效上求“长度”。该院以产业扶贫为主导,以技术帮扶为重点,通过发展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增强脱贫致富长效动力。一是探索产学研基地效应。在勉县陕西盛森菌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金沙滩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产学研示范基地”,在酒房坝村建立了“产学研扶贫基地”,利用专业优势长期提供技术指导,促进教学、科研和产业的融合对接。二是探索品牌示范效应。经学院牵头协助,县、镇、村三级共同搭台,吸引四川蔬菜经销商到酒房坝村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营销模式,签订订单生产协议,创立了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宁强县尚品田园蔬菜专业合作社,2017年该村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5000亩,产量6000吨,品牌效应初步显现。三是探索致富带动效应。按照“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思路,确定高山蔬菜、烤烟、天麻等作为主导产业。2017年该村涌现出了张克武、马祥发、刘友全、刘正田等一批蔬菜种植示范户和专业户,不仅带动了本村产业发展,还吸引了毗邻的村、镇前来学习参观。(督查考核办 冯晓敏)

上一条:2018年第1期

下一条:2017年第100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