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2日下午,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在行政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聚焦‘课程思政’,强化价值引领”专题讲座。学院党委副书记袁力出席会议,全院400余名专兼职教师参加。讲座由教务科研处副处长张可跃主持。

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副秘书长、陕西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新萍教授,紧扣《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课程思政”怎么看、“课程思政”怎么做两条线索展开,通过八个经典案例详细分析,阐释了“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详解了结合各类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李新萍教授指出,“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基因式的融合,课程思政以专业课为主要依托,覆盖到所有院系、所有学科专业和所有教师,这就需要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评价激励机制等各个方面进行整体统筹和系统谋划,从不同学科专业育人要求、不同类型课程特点进行分类推进,从而构建一整套符合专业育人特点、符合认知科学要求、使思政工作落地见效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让思政之“盐”融于课程之“水”,真正做到“润物无声”。
张可跃主持讲座时表示,李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犹如火箭“推进器”一般为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动能;要求在座教师要廓清思路、探索路径,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中去,切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我院课程思政工作全面铺开让立德树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据悉,本次由教务科研处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的“课程思政”专题讲座,是学院持续推进“课程思政”进程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系统分析《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过对教学案例深入浅出的剖析,拓宽教师视野、解开课程设计疑团,打开了教师进行“课程思政”设计的思路。同时,也对“课程思政”设计中最关键的要素---教师,有了新的定位,受教育者先受教育,唯有把课程思政看成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分内事,才能引发专业教师的重视与运用动力,才能最终将努力成果落实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尚云 吴晓璐)编辑/周克